湾区妈妈的补习班鄙视链
在湾区,脱离贫困线的标准说法不一,有人说是年入30万美金,有人说是双码农60万美金,有人说没有7位数都不配给孩子提鞋。无论如何,养娃这个碎钞机几乎是每个湾区妈妈绕不过的长青话题。
这些从小立志培养出下一个谷爱凌的中华女性,她们的孩子10岁前至少去过三五个国家,西班牙语、马术、滑雪、橄榄球必须是标配。
星期一奥数,星期二西班牙语,星期三滑雪,星期四钢琴,周末两天没有安排,因为要为考当地私立高中做准备。
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湾区妈妈的地方就有鄙视链,在湾区妈妈的补习班鄙视链里,越冷门的项目,排名越高。
鄙视链排名最高的,永远是体育。作为精英教育的核心,体育不是流汗,是人生路上的挑战,是毅力、体力与耐力的表现。
尤其,体育能力也和美国的全民教育习惯不谋而合,上至总统一家,下至非法移民,要想申进藤校,没有一门小众的体育项目加成,根本谈不上申请。
早几年马术突然火起来,而冬奥会之后,滑雪又成了湾区妈妈的首选,朋友圈里没晒过自家小孩全副武装的照片,都不配在湾区说自己生过孩子。
滑雪,一节课200到500美金不等,咬咬牙也能交,但如果只是周末踩踩学,那基本就是外行,一套雪具,3000美金是打底,全套下来上万的也很常见。
再说说马术,每节课价格和滑雪差不多,但要是算上买装备,租马,养马,买马,寄养,基本一套首付就搭进去了。
当别的妈妈还在显摆自家孩子在哪节奥数课拿了二等奖的时候,湾区妈妈微微一笑,马术两个字一出口就赢了,别人除了惊叹以外,还没办法让孩子展示这个技能。
滑雪,帆船,高尔夫同理,而这两年,击剑、冰球也成了湾区妈妈们的心头好,入会费在2到4万美金不等,学费另算。
除了体育以外,乐器作为中国传统补习项目,仍然占据了鄙视链的领先位置,像竖琴,大提琴,管风琴,永远站在顶端鄙视底端的架子鼓、萨克斯和钢琴。
一把发音健康,音色优美的小提琴,5000美金起步,且难度几乎是所有乐器最高,弹钢琴至少还能弹个do re mi fa so,只要不拉稀,也能弹到la si。小提琴就不一样了,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找准调。
然而在管风琴面前,各种提琴都是垃圾。管风琴,湾区妈妈心目中的音乐厅本体,学得怎么样没人敢问,弹起管风琴,小孩身上自动出现圣光。
当然,在传统国人眼里,尤其是小镇做题家出身的湾区妈妈眼中,孩子的智力永远是放不下的话题,而小孩智力最好的体现,是棋。
棋类运动里,围棋是人类智力的巅峰,这也说得过去,毕竟围棋确实是所有棋类运动的鼻祖,也是最难学精通的一项。
中国象棋只能跟茶馆门口的抠脚老头过招,军旗、五子棋、跳棋,跟飞行棋没区别。但是,让孩子学下棋的湾区妈妈一定是鄙视链最底端的存在,看上去不太有钱的样子。
湾区补习班的鄙视链一篇文章是写不完的,包括机器人编程,乐高建筑,儿童喜剧等等补习班在湾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为孩子这个碎钞机添砖加瓦。
“补习班不是在培养孩子,就是在培养孩子以后的对手。”每个湾区妈妈都不愿意自家孩子在爬藤路上落后,教育仿佛就是一场战争,军费充足才有胜算。
有的湾区妈妈为了让孩子挤进名校,让码农老公卖掉手里的股票在湾区的学区交了首付,买下一方两厅老破小,只为小孩能爬藤。在他们身上,你丝毫看不出中产的样子。
在全加州第一的惠特尼高中,为了拿到GPA 4.0,学生一天平均只睡4小时,每天4杯咖啡起步,完完全全活成了北京四中分校的模样。
所谓门槛,本质上就是不让不属于这个地方的人进入,而在英美这种阶级固化更为严重的社会结构里,要想向社会更上一个阶层攀爬,在这种没有标准化选拔流程的国家,比标准化更为严苛。
“大多数人鸡娃并不是指望小孩能出人头地,而是不想让他掉出自己所在的阶层,向上爬是很难的,但往下掉?太简单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