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女孩郑晓慧:我在欧洲街头拉二胡
山东女孩郑晓慧:我在欧洲街头拉二胡最近半年来,在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广场、斯福尔扎城堡广场等街头上,一位拉二胡的女孩吸引行人纷纷驻足。
一曲曲或铿锵或柔和的二胡乐曲,一位身着传统雅致汉服的东方女孩,背后则是欧式建筑风情的老街区……来自山东潍坊的留学生郑晓慧在异国街头带来的传统东方之美,让她周围汇聚的行人越来越多。一曲表演结束,大家报以热烈掌声,遇到欢乐的曲子,人们则随着音乐的旋律尽情地翩翩起舞。
郑晓慧通过自媒体账号“胖二胡PangErhu”发布的她在异国街头拉二胡的视频,也吸引了国内网友的关注。视频数百万的点击量,正说明年轻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。郑晓慧告诉记者,她希望通过这种时尚、流行的传播方式,让更多人去了解二胡等传统乐器,进而去喜欢传统民乐。“网友给我留言称赞,我感觉大家可能跟我一样,大家都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和骄傲。”
郑晓慧从9岁就开始拉二胡,学习和演奏二胡已有十多年。“我小时候非常活泼好动,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更安静更专注一些,就送我去学了二胡。”郑晓慧在初一顺利考完二胡十级后,又跟着专业老师深入学了多年。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后,她加入学校民乐团,每年参加不少大型演出活动,一直在二胡演奏上不断进步。
郑晓慧告诉记者,她在西安上大学时,出于对二胡的热爱,就曾想着去天桥演出,但由于学业太忙,终没能付诸实践。
欧洲城市的街头,经常有融入市民生活的演出。这种充满欢乐与热情的街头表演,散发着生活的能量,非常感染人。进入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攻读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研究生以后,郑晓慧在当地大街小巷,看到了大量的街头艺术家表演。不只有意大利本土艺术家演出,还有踢踏舞表演、俄罗斯歌剧表演等。这种具有包容性的艺术氛围,深深地感染着她,去街头演出的念头再次被激发出来。
真正鼓励她行动起来的,是一位罗马小提琴艺术家的表演。大量的行人围着这位演奏者快乐地转圈、跳舞,忘我地投入到音乐中。这个场面,让郑晓慧感觉到了音乐的强大魅力。去年夏天,郑晓慧的学业不那么繁重了,她就穿上传统汉服、背起二胡,走上了街头。
每次到街头演出,郑晓慧都准备十几首曲子和相应的伴奏,在申请预约好的演出位置坐好,摆上介绍二胡的展板,表演开始后行人也越聚越多。她和观众都全程沉浸在表演中。一袭汉服,一把柔美抒情的二胡,在人群川流不息的热闹街头成为独特的风景。
过去的半年,从米兰到威尼斯、莱科、佛罗伦萨,再到巴黎,郑晓慧跨越欧洲多个城市,演出几十场,为街头行人尽情演绎《》《兰亭序》《牧羊曲》《葬花吟》《水龙吟》《一剪梅》等不同风格的曲子,真正让中国二胡和经典曲目走上异国街头,进入国外普通大众的视野。
在不断演出中,让郑晓慧感触最深的,是欧洲街头音乐表演的热情氛围。“意大利街头表演的氛围非常好,很多行人会加入到表演中,跟着音乐跳舞,这给演奏者很好的正向反馈和鼓励。行人和表演者都很好地沉浸在音乐中,感受着音乐带来的能量。”郑晓慧跟记者形容,她在演出《》等很欢快的曲子时,总能吸引观众尤其是小朋友跟着节拍跳舞。“有一位老爷爷,还随着音乐做出骑马的跳舞动作,让现场氛围热烈又轻松。这也是我没想到的,我也被现场氛围感染着。近两个小时沉浸在音乐里,还是很享受的。”
一把二胡、诸多名曲,成为纽带,开启跨越国界的艺术分享和交流。郑晓慧说,她在跟街头行人交流中发现,只有极少数西方人了解二胡、笛子、琵琶、古筝、唢呐等东方传统乐器。“有位阿姨就告诉我,她在网上看过我的二胡表演。有位钢琴音乐家知道二胡名曲《》,还想现场让我表演一下。”对不熟悉二胡的行人,郑晓慧也会告诉对方二胡的曲目和风格等。在演出中,她发现,年轻观众询问最多的曲子还是《美丽的神话》《青花瓷》等流行音乐作品,更有行人跟她讨论自己国家也有相似的乐器。
有的时候,在街头遇到来自国内的旅游团、游客驻足观看,郑晓慧也会特意换成《》《》等经典曲目,大家听得都很高兴。“也有华人告诉我,他们在欧洲待了很多年,在街头听到二胡熟悉的乡音,特别想回家。听到他们表达思乡之情,我也很感动。”
刚开始走上街头时,郑晓慧选择的都是自己能熟练演奏的曲子,而随着与街头音乐爱好者交流的增多、网上粉丝的不断增加,她开始根据大家的喜好和建议选曲。从二胡经典曲目,到流行歌曲,再到流行影视剧OST等,曲目库越来越丰富。郑晓慧说,她在演出中不断调整设备、曲目,甚至汉服着装、化妆等,逐渐做到更好。她还在演出风格上不断尝试,争取成为欧洲街头表演中“最新鲜、亮眼的存在”。
每次演出前,郑晓慧要提前背曲谱、摸谱子、调整伴奏和旋律等,准备工作需要好几天。而与其他音乐人合作表演,要花费更多时间去练习。目前,郑晓慧已尝试了让二胡与琵琶、传统武术、戏腔等相结合,她与其他年轻人一起演出的《象王行》《醉拳》《赤伶》等曲子都很受大家的喜爱。这种新鲜的结合,也吸引了很多街头行人驻足。郑晓慧笑称,她和另一位会武术的山东留学生在街头表演《醉拳》时,不少外国人认为是某种新奇、神秘的“功夫”演出,纷纷询问他们的网络账号。
虽然改编意大利曲目比较费劲,郑晓慧还是经常在演出中加入当地人熟悉的音乐元素,以引发更多观众的共鸣。她希望未来能与更多西方音乐人、世界各地的乐器演奏者合作,让更多人关注、了解中国民乐。
而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《一剪梅》等曲子上,郑晓慧尝试各种“反差萌”表演风格。《一剪梅》表演中,她汉服配墨镜,再结合“袁华出场”的网络梗,欢乐、有趣的呈现,获得了很多点击量。
此外,郑晓慧还为每场演出精心准备各种制式的汉服,穿上各种风格、颜色的马面裙、短袄、襦裙等,她希望自己能同时传播传统民乐和汉服文化。随着春节临近,郑晓慧开始穿上喜庆的迎春汉服走上街头演出,还为此准备了不少春节主题的曲目。“有时候,一套复杂的妆造就要花去自己一两个小时,但我只想把汉服穿得更好看,与传统音乐更好地结合在一起。独特的东方传统服饰、独特的乐器表演,在欧洲街头表演还是很亮眼的!经常有外国人来问衣服是哪个国家的,我就跟他们介绍这是中国传统服装。”郑晓慧说。
“经典的二胡曲目大多比较忧伤、深沉,而二胡与流行音乐、影视剧的结合,就会让二胡变得更活泼,更受年轻人喜爱。”郑晓慧希望以年轻人的视角和方式,让二胡演奏变得更时尚、活泼,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趣味。
经过半年多街头表演,郑晓慧觉得自己收获颇多。她说,自己通过街头演出认识了很多热爱音乐的人,也认识了很多在国外一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小伙伴,大家志同道合、追求一致。而看着更多行人来深入了解和认识二胡,她愈发觉得街头表演这件事有意义。
郑晓慧称,在欧洲的街头表演,跟在大剧院音乐厅的演出还不一样,音乐迷买票走进音乐厅,是因为他们了解这场音乐会的内容和演奏家等,而街头表演吸引的是随机路过的行人,路人觉得有趣才会驻足观看,街头拉二胡是更融入当地市民生活的一种演出和艺术交流。
郑晓慧的二胡街头演出,也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,当地报纸《Mi Tomorrow》头版刊发了她的故事,详细介绍了她在街头表演的乐器、曲目和感受等。这篇报道称“乐器是无国界的,是文化交流的桥梁”。
郑晓慧的很多演出曲目,也通过她的自媒体账号“胖二胡PangErhu”在各个平台发布,单平台单个视频点击量能到60万,深受国内年轻人的喜爱。郑晓慧告诉记者,很多年轻人喜欢她的表演,是因为将传统二胡与受众很广的流行歌曲、影视金曲结合,会让大家发现原来二胡可以这么轻松、愉快、活泼。她希望通过这种时尚又流行的传播方式,让更多人去了解传统乐器,进而喜欢传统民乐。“另外,我看到网友给我留言中的称赞,我感觉大家可能跟我一样,大家都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和骄傲。”
在欧洲、澳洲等海外街头上,像郑晓慧这样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留学生还有很多,他们在街头演奏二胡、古筝、笛子、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,展示传统汉服、武术、舞蹈等,将东方艺术魅力展示给世界。对于这种现象,郑晓慧表示,这么多小伙伴一起努力,一定会让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同时大家的表演视频被国内网友们看到,也会影响越来越多人喜欢上民乐。“当大家发现,原来二胡、琵琶、古筝等这么有魅力,我想肯定更多人也想去学一门乐器。这种影响力就像一种连锁反应,能传递给更多年轻人。这种有意义的事情,我也会一直做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