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yu乐鱼与琴键相伴17载她用热爱奏响成长主旋律
leyu乐鱼与琴键相伴17载她用热爱奏响成长主旋律,一生都奔走在热爱里。”正如张秋慧在优秀学子宣讲团报告会中所言,她的大学生活精彩纷呈、不留遗憾。
张秋慧与钢琴的缘分始于巧合。幼时,父母带着还是五周岁半的她去琴行转了一圈,问她对什么乐器感兴趣。她懵懵懂懂,指向了钢琴,自此选定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伴侣之一。
秉持着母亲“选择的事情不可以半途而废”的教诲,一年四季、春夏秋冬,张秋慧与琴声日夜相伴,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。
升入高中后,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,张秋慧愈发意识到,即使成绩优秀,自己也并不能从理科学习中收获快乐,反而精神日益紧绷,但在弹钢琴时,她无比放松,每天合上琴时都依依不舍。于是,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,张秋慧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——从普通理科生转为音乐生。按当地政策,这意味着她需要再读一年文科。起初,家人并不支持她的想法,但后来在张秋慧的说服下渐渐理解。张秋慧在家人的爱与注视中走上了艺术之路,带着热爱步伐坚定地一路向前,以广东省第5名的成绩敲开了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大门。
音乐学院强调“一专多能”。学生平时除了上课,还要泡在琴房里练习专业技能。钢琴是张秋慧的主项,但她同时也会练习中国民族音乐、自弹自唱、合唱基础等等。学院还会组织她们参加许多大型的省级演出和比赛,团体排练中,她不仅得到了专业的提升,也收获了很多珍贵的友情。
谈到综测位居年级同专业第一,张秋慧坦言,自己虽然跟理科“八字不合”,但还是受到了它深远的影响。高中时期保留下的刻苦的学习习惯使她平时就对自己高标准、严要求,尽最大可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,为课后专业技能的练习留出更多时间。
“‘我曾踏足山巅,也曾跌落谷底,这两者都让我受益良多’。也许我便是这样。”张秋慧说,每到“极点”,她都不会轻易放弃,而是鼓励自己再多坚持一会儿。
除了父母的尊重和支持,张秋慧还很感激她的师父付镜伊老师。付老师的“鼓励式教育”和“夸赞式教育”使她越发自信,充满前进的动力。为突破记谱背谱的短板,张秋慧抓住每个上台的机会,锻炼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。
今年七月,张秋慧独自赴北京参加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,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出远门、住酒店,安排自己的一切。“我兴奋得像是在旅行,所以也不太紧张。”从青涩到成熟,说来轻松,背后却是张秋慧对自我持之以恒地雕琢和重塑。
除了单人赛,张秋慧也常与其他同学合作。大一时,她曾以钢琴与二胡合奏《第三二胡狂想曲》,期间磨合了无数遍才创造了最后相对完美的舞台,获得了香港国际音乐比赛南京赛区的一等奖。当时也正值学院参加第四届紫金合唱节,排练任务很重,常赶去随园音乐厅进行排练。张秋慧特别提到,针对音院多任务、多演出、多项目的特点,学会在集体演出和个人学业之间进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。
大三上学期一台名为“传戏唱曲承国粹”的大运河非遗文化的戏曲曲艺展演是张秋慧觉得最有意义的演出。学院里十几位学生与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、扬剧团、锡剧团、京剧院以及秦淮区文化馆的专业老师、非遗传承人相互配合,共同献上了精彩演出。通过这次的实践,从小学习西洋乐器的她切身感受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。
张秋慧参加过的最大型演出,是江苏省庆祝中国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型歌咏文艺演出“永远跟党走”。近一月早八晚九的排练让张秋慧瘦了四斤,但给出成果的那一刻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,她衷心希望伟大的祖国一直繁荣昌盛。
除了音乐,张秋慧还喜欢运动。初中三年她都是学校田径队的成员,基本每天下午都会训练。在大学,张秋慧也保持了抽空去操场锻炼的习惯。
张秋慧的另一个爱好是摄影。大学后,她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团视觉部。于她而言,拍照就像写一本鲜活的“日记”,能让她随时随地记录美好小事,增加生活的幸福感。
A:我对热爱的定义,就是要对做某件事情感到非常的幸福与快乐,能够产生很强的动力和毅力,感到“非他不可”或“无他不行”。这就是我对于钢琴的感受吧,她已经融入我的生命十八年了,见证了我太多的喜怒哀乐,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钢琴我是个怎么样的人。遇到了喜欢的事,一定要有勇气去追寻,其他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。
A:中国民族音乐!我们学了两年~它分成四大部分:地方民歌、民族器乐、戏曲和曲艺。像民歌就会学各地各民族的,例如汉族民歌部分会学习山歌、小调、劳动号子等等,我们每次都需要“还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