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剧中没有打击乐行不行——谈戏曲“锣鼓经”
京剧中没有打击乐行不行——谈戏曲“锣鼓经”在中国的戏曲史上,有关“锣鼓经”的记载枚不胜举。“锣鼓经”又称“锣鼓点子”, 也简称“锣经”,有的地方戏也叫“打击乐”,是戏曲艺术打击乐演奏的各种型式的泛称与统 称。
“锣鼓经”已形成固定规范的演奏模式,和鼓、板、大锣、小锣、铙、钹、堂鼓等乐器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与打法,并有严格的记谱,一般用仓、台、七、扎、冬等字分别 代表大锣、小锣、钹、板、鼓等作为音符记谱。戏曲“锣鼓经”在戏曲乐队伴奏乃至整个戏 曲演出中,均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,发挥着重要的艺术作用。
“锣鼓经”演奏是戏曲的主要标志之一,有些戏曲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没有唱腔 (如京剧《三岔口》),但没有哪一出戏没有“锣鼓经”的演奏。戏曲“锣鼓经”的演奏在所有戏曲剧种的所有剧目的演出中,都是全过程全方位伴奏的。从“开场锣鼓”到“幕间锣鼓” 再到“收场锣鼓”,在时间流程中锣鼓无时不在;从“开唱锣鼓”到“身段锣鼓”再到“气氛 锣鼓”、“情绪锣鼓”,在空间方位上,锣鼓也无处不在。总而言之,锣鼓在戏曲演出中,是重要的艺术要素,有戏曲就有锣鼓,没锣鼓就没有戏曲,锣鼓与戏曲,已经相依相存、相融相 生、相辅相成了。“锣鼓经”的演奏,也是戏曲演员表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,甚至可以认为它 已经与表演艺术构成有机统一为音画同步、视听一体的整体,它为演员的表演起到了多功能 深层次伴奏的重要作用。
首先是在唱腔中,“锣鼓经”可以起到领起、决定板式、节奏、快慢、强弱、终止等至关重要的艺术作用。在唱腔终止时的锣鼓中,也有许多“锣鼓经”,如:收头用于一般唱段之后,表示情节告一段落;住头用于一般唱念之后,也表示告一段落。至于在唱腔进行中加入的锣鼓,更有多种多样的“锣鼓经”,以加强唱腔气势、加重唱腔情感、引起观众的注意等。其次是在念白中,也有许多“锣鼓经”起到起止、加强、装饰、丰富等艺术作用。最后是“开 打”与舞蹈动作中,也有与之配套的“锣鼓经”。如节奏较快的“开打”用急急风;节奏较慢的开打用走马锣鼓;切头用于武戏中的“夺枪”, 下场前的“一翻”、“两翻”,人死前的挣扎,“趟马”的开始等;带锣用于一般武打或跑“圆 场”等。
综上所述,可见戏曲“锣鼓经”的重要地位与作用,它不仅是戏曲的“外形式”,而且更是戏曲的灵魂和神髓。要充分发挥戏曲“锣鼓经”的重要艺术作用,戏曲乐队中的打击乐(武场)各乐手就必须加强文学修养,对演出剧目的题材、主题、人物、风格、情节、冲 突等有明确的理解;熟悉演员们的表演动作与感情;练就过硬的基本功。可以说没有了锣鼓不成戏,有了好的锣鼓,戏曲会更精彩。锣鼓里的一部分叫“身段锣鼓”,是专为配合欣赏表演手段设计的一套打击乐的点,还有一部分叫“开唱锣鼓”,在 每一段长强力必须有一套锣鼓点。
戏曲音乐离不开乐队演奏。戏曲乐队总成场面,或文武场。打击乐器称武场,管、弦乐器称文场。管弦乐与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,表现能力上也各有所长。善于抒发人物感情为主的戏称之为文戏,虽然少不了打击乐的有机配合,但是传统习惯称其为文场。常见的京剧等北方戏曲,打击音乐敢抢,节奏明朗;而一般以武打为主的则是以打击乐伴奏为主,因此,传统上成为武场。
这里,着重谈谈“武场”,也就是戏曲打击乐。武场所用的打击乐器,特别是在我国 地方戏曲中,一般以鼓板、大锣、小锣、铙钹四种乐器组成,现在的戏曲乐队有时也用西洋打击乐。某特殊场面还用钗、定音鼓等打击乐器,但主要伴奏依上述四种乐器为主。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“锣鼓”,这实际是打击乐的全称。
戏曲音乐中的锣鼓是按照一定传统规矩组合起来,有时也根据剧情编配合理的锣鼓节奏,使它们产生各种不同的音响,节奏效果烘托剧情发展,表达人物情绪思想,所以,锣 鼓就有不同的“锣鼓点子”。这些锣鼓点子又有各种不同的用法和转接方法,将用符号记录下来的乐谱称为锣鼓谱,从口中念出来,又称“锣鼓经”。
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,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。它是作为剧种音乐的代表,是区别百种地方戏曲的主要标准,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烘托戏曲音乐气氛、丰富人物性格、渲染剧情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等,起着与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。